所屬地區: |
湖南 岳陽 |
適合人群: |
所有人 |
出游難度: |
微難 |
適合天數: |
1~2天 |
花費預算: |
300元 |
適合時間: |
全年 |
可信標志: |
(本攻略已通過所有細節核實,讀者可放心參考。) |
攻略標簽: |
|
◎切換到無圖簡潔版 |
福壽山近來因成為熱門節目《爸爸去哪兒》的拍攝地而名聲大噪。但實際的拍攝地點是在山腰處的白寺村,毗鄰白水水庫。這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小山村,保留了傳統村落的原汁原味!栋职秩ツ膬骸吩诖伺臄z的消息傳出后,已有數家公司表達了開發旅游的興趣。也許不久的將來,這里就要被開發了。

(福壽山是離長沙最近的高山景區 攝影:wangkunnan)
福壽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,在平江縣南隅,距縣城約30公里。
7月的一個下午,我和幾位朋友驅車前往福壽山。山腳下有小鎮,名福壽山鎮。過小鎮,轉入盤山公路。這時,天已向晚,群山消融在一片淺灰色之中;涼風從車窗吹進來,十分清爽。車到半山腰,側身一望,西天的云霞呈現出烏黑、淺黃、猩紅各種顏色,彼此錯雜!斑@不是一幅印象派的畫嗎?”一位朋友說。這一片云海向我們展示出寧靜而大氣的美。
近山頂處有云霧賓館。燈光把一片銀灰抹在近處的樹梢上;山風吹著樹梢,呼呼有聲。抬頭一看,一輪圓月掛在中天,像是被誰剛剛擦拭過一樣,那么皎潔,明亮。而山腳下遠近的燈光連成一片,像群星閃耀。明月懸在頭頂,而星空垂在腳下,這是怎樣的美景啊,我們陶醉了。
我們住進賓館附近的小木屋里。這種木屋散落在林中,每一間都有一個“人”字頂,小巧玲瓏,古樸雅致。是夜,我們枕著風吹樹葉的簌簌聲,睡了一個好覺。

(村莊像一曲田園詩 攝影:螢火蟲)
第二天,我們去游百福峽。踩著一條往復屈曲的水泥小路,攀著千年古藤,往山下走。不多時,聞水聲訇然,卻不見水的影蹤。出了那片遮天的林子,一條寬約三丈的峽谷出現在眼前。峽谷中巨石相疊,如牛馬,如獅虎,傾欹偃仰,各有姿態。一條水飛瀉而下,沖擊著石頭,發出拍拍的響聲,濺起雪白的水花。每到陡處,那水跌下去,形成一個深潭。我們沿著峽谷邊的小路逆水而上,過織女潭、觀音潭;忽見山上一塊斷崖,壁立千尺,一層薄薄的水貼著崖壁往下滑溜,風過處,那水飄揚起來,織成一道銀白的水簾!斑@不是‘一簾幽夢’嗎?”一位愛好攝影的朋友立刻拍下這美景。到了洗塵潭,水流轉為悠緩,谷中沒有了巨石,散落的小石頭如老龜,如大蟹。原來這道水來自一片幽深的林子,先在平緩的河道上悠閑地踱步,至洗塵潭的上方一躍而下,再驚雷閃電般地奔瀉而去。這景象恰如清麗的婉約詞一變而為雄渾的豪放詞。一道峽谷詮釋著唐宋的詞風,也是大自然的神奇。百福峽已窮盡,小路折而向上;拾級而上,水聲漸遠,我們回到云霧賓館了。

(《爸爸去哪兒》第五期,是在福壽山白寺村拍攝的 攝影:佚名)
吃過飯休息一下,就向百福溪出發。百福溪與百福峽是同一條峽谷,以百福瀑布為界,上為峽,下為溪。來到溪口,看見溪中的石頭大而且多;雖是靜止的,卻有奔騰之勢,仿佛這些石頭從高處翻筋斗而下,忽聞一聲喝令,頓然止住。我們沒有走小路,從溪中攀石頭而上;或跳,或跨,或爬,遇到大石頭擋路,就雙手抓住石頭的棱角、裂縫,身子一點一點的往上面蹭;不一會就大汗淋漓,氣喘吁吁。一個多小時過去,也不知攀爬了多少石頭;忽聞轟轟的水響,驀地一道絕壁橫在眼前,高數十丈,寬十來丈,中間一道懸瀑,飛花濺玉般滾落下來,跌入深潭里,發出悶雷般的響聲。走到瀑布底下仰望,不覺頭暈目眩。我們牽著手站在瀑布下面,扯著嗓子大聲喊叫,禮贊大自然的神奇和偉力。
白水水庫和白云禪寺也是不得不去的地方。水庫在半山腰群山合抱之中,上山時曾瞥見它的姿容,當時白光一閃,如同古代宮女打開了她的妝鏡,倏忽又不見了。站在雄偉的大壩上,面對寬廣的水面,頓覺胸襟開闊。那水是碧綠的,微風中蕩起層層波紋,像抖動的綢緞。有人告訴過我,這水庫建成于1969年,水面酷似一幅中國地圖,因此稱為“中國湖”。大壩下面有四座電站,為全縣提供生產和生活用電。

(祖師巖 攝影:阿里里)
白云禪寺在水庫的尾巴上,相傳為唐朝那卓禪師創建,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。歷代高僧在此圓寂者眾,后山尚有塔墓,F在寺廟正在修葺和擴建之中。
還有其他景點,如祖師巖、飛龍寨、紫竹觀等,為我們所不到。
我們下到山底,結束了此次福壽山之行。夕陽中,回頭一望,只見福壽山一身蒼翠,塞滿在天地之間。
。ㄎ淖肿髡撸宏愐阒遥

山河壯麗 攝影:解圍

寂靜的山林 攝影:依然

遠處是白水水庫,《爸爸去哪兒》的拍攝地就在水庫邊 攝影:岳麓山人

白墻褐瓦,一派淳樸 攝影:拒絕融化的冰

難道是在問:爸爸去哪兒? 攝影:拒絕融化的冰

前人栽樹,后人乘涼 攝影:岳麓山人

田間的和諧色彩 攝影:淡竹(彌渡)

溯溪是件快樂的事 攝影:龍舟898

靜水深流 攝影:孫隊

受傷的年輪 攝影:核桃

百米長瀑 攝影:淡竹(彌渡)

這棵參天大樹就像是這片杉林之王 攝影:劉莉

陳大仙廟的門神 攝影:山水與共

這是一個容易出片的地方 攝影:核桃
福壽山景點介紹

(福壽山的云海 攝影:螢火蟲)
福壽山的概念有點兒復雜。首先它是一座自然山(廢話......),其次它是福壽山-汨羅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。第三它也指福壽山國家森林公園——這是獨自運營的一個景點。第四福壽山山腳下有個福壽山鎮。本攻略中的福壽山指的是福壽山自然山(包括森林公園)。
福壽山地域廣大,目前收門票的是森林公園。百福溪等景點可以不要門票進入。福壽山最適合春夏季去玩,在當地是比較著名的避暑勝地,當然,秋天葉紅后冬天雪霽時,也是絕佳的風景,返璞入深林,無時無刻不是優美的心境。
景點信息
景區地址:湖南省平江縣南部思村鄉境內
電話:(0730)6340138(森林公園)
森林公園門票:50元;兒童1.2米以下免票;老人(70歲以上)、殘疾人持有效證件免票。兒童1.2米-1.4米購兒童票;學生、現役軍人持有效證件半票。

(色彩如此艷麗的蘑菇,要離它遠一點 攝影:風中輕舟)
景點介紹
福壽山的水
水是山的靈魂。福壽山山美水更美。匯集千溪百瀑的百福溪峽谷是福壽山最亮麗的風景線,峽谷兩岸山勢高聳,峭壁林立,谷中密布懸泉飛瀑,處處碧潭深澗,形成上百級壯麗的瀑布群。峽谷上游的九龍崗,山溪從山腰呈九股飛瀉而下,九龍瀑布如銀練高掛,銀絲垂簾。白龍瀑布的落差有130米,其狀如龍出山,氣勢磅礴。
福壽山的樹
在福壽山腹地的大福坪,保留著一大片常綠闊葉天然林,樹齡均在兩三百年,古木參天,蔚為壯觀。在這里,時光匆匆的腳步似乎停頓下來,除了人們偶爾的造訪打破靜謐外,只有陽光從茂密的樹縫中滲透來,窺探一下亙古如斯的秘密。
百福溪峽谷因古藤密布又稱紫藤谷,其中有一紫藤生長于石縫之中,藤身裂紋密布,挺拔遒勁,藤長百余米,藤齡逾千年,堪稱長壽之藤。
孔家山上需數人才能合抱的三株巨杉,乃南方難得一見的杉木之王。那罕見的搖錢樹學名叫青錢柳,湖南全省僅有兩株,一串串淡黃的果實,仿佛一串串銅錢搖擺在風中。

(山間藤蔓擋路 攝影:風中輕舟)
白水坪古道觀遺址
在白水坪古道觀遺址上,形態各異的一尊尊明代石佛,斷墻邊那重約一噸的石雕香爐,似乎在訴說著當年道觀規模宏大,香火旺盛的景象?h志記載,此觀建于明初,共有房屋五百多間,明末清初,此處為白蓮教反清的大本營。平江不肖生以此為題材寫出了傳奇武俠小說《火燒紅蓮寺》,拍攝了同名電影,再現了當年白蓮教反清的英勇義舉。遺址內殘存有幾處地道口,據說和山下辜家洞的白蓮教舊址相通,則可推測地下通道有數十里之長。
昭顯真人祠(祖師巖)
依巖而建,矗立在百丈懸巖之上。祠廟石洞中,至今存放著陳大仙歷經200年不腐的真身肉軀。相傳陳大仙是懸壺濟世的一位藥師,晚年入道修煉,坐化成仙!罢扬@真人”系乾隆在陳大仙升天后敕封。
白云寺
白云寺是唐代侍郎白琪的隱居所在,廟內保存了清乾隆間所鑄的大鐵鐘,足有一噸多重。廟后,200多座舍利塔掩映在草木之中,白云寺興旺持久足可見證。
白水水庫
福壽山半山腰有“中國湖”美稱的白水水庫鑲嵌在崇山之間,其形狀如同一幅展開的中國地圖,任憑風雨肆虐,“中國湖”波瀾不驚,一碧萬頃,成為神州大地一處奇景。
白寺村
白寺村是福壽山鎮的24個行政村之一,坐落在福壽山的半山腰,只有一條水泥路直達。白寺村三面環山,白水水庫橫跨在山間,時值初冬,這里依然青山綠水,風景秀麗,是個宜居的好地方。村里的幾十戶人家依山傍水,生活十分安靜祥和。

(杜甫墓祠 攝影:劉莉)
周邊景點介紹
汨羅江
福壽山-汨羅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另一大景域——汨羅江,因屈原而名垂千古。它發源于平江與江西省交界處的幕阜山,全長193公里,兩岸青山掩映,宛如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;其中以盤石洲最具特色,此洲三面臨水,四周山林蒼翠,古樹參天,與碧綠的水面倒影相映,形似天外飄來的“綠色飛碟”。臺灣學者余光中曾嘆詠:“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”。汨羅江景域內還有五星龍山文化遺址、新石器遺址、東山古寺等古跡!
杜甫墓祠
杜甫墓祠就座落在福壽山腳下、汨羅江中游的安定鎮小田村,是文人的朝圣之地。據說,詩圣杜甫的墓園,在全國至少有八處,如河南鞏縣、偃師,湖南耒陽、平江,陜西華陽、四川成都浣花溪等。究竟何處是真墓,何處為疑冢,千百年來眾說紛紜。經過研究、比較和考證,比較集中的看法在河南鞏縣、偃師,湖南耒陽、平江四處。據考,耒陽、平江兩處杜墓,本是臨時停靈之所,后棺樞遷出,只余空墓。
平江起義舊址
革命戰爭時期,福壽山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彭德懷元帥領導的平江起義軍曾駐扎在此,開國將軍傅秋濤、鐘期光、賴毅和老紅軍吳實等一批革命志士從這里走出。保存下來的平江起義軍營地、紅軍兵工廠等許多革命遺址,與全國紅色旅游經典區——平江起義舊址,互為一體,相得益彰。
幕阜山
據說《爸爸去哪兒》劇組選址時,湖南方面本來推薦的是幕阜山。由于節目組要求拍攝地距機場車程不超過1.5小時才改成了福壽山白寺村。幕阜山素以山雄、崖險、石奇、林秀、水美著稱。園內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相得益彰。}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