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沙,一座人文歷史厚重的城市,長沙的秀麗風光,名勝古跡讓人留連忘返。
橘子洲景區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市區對面的湘江江心,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,西望岳麓山,東臨長沙城,四面環水,形狀是一個長島,橘子洲是全國AAAAA級不收門票的景區。橘子洲生成于晉惠帝永興二年(305)為激流回旋、沙石堆積而成。原有桔洲、織洲、誓洲、泉洲四島,至清代只有上洲、中洲、下洲三島,今演變成一串長島。秋天的橘子洲輕霧繚繞,桂花飄香,不同品種的橘子及柚子掛滿枝頭,向陽的橘子已經漸黃,對于我橘子樹情有獨鐘,煞是喜歡。橘子洲還有很多不知名的古樹,這里還有桃樹、梅花等,每個季節都各有特色,于是我遙想:春季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;夏季微風竹韻,湘江鷗鷺;秋季丹桂飄香,層林盡染;冬季江天暮雪,踏雪尋梅。真恰是瑤池仙境一般。
橘子洲除了美景,更因為毛澤東的一首詞《沁園春.長沙》讓橘子洲成為“天下第一洲”,一百年前風華正茂、胸懷大志的毛澤東經常與同學到橘子洲開展各類活動,年輕的毛澤東站在橘子洲頭凝望著滔滔北去的江水揮筆寫下了《沁園春.長沙》激昂豪邁的詩句抒發毛澤東心憂天下、濟世救民的壯志豪情。獨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頭………中國的河流大部分都是向東流去,湘江是向北而流,額爾齊斯河是向西而流。
毛澤東雕像總高度為32米、長83米、寬41米、總面積3500平方米。勤勞的環衛和園藝工人將橘子洲打理的繁花似錦纖塵不染,在中國這樣整潔舒適的景區除了九寨溝,就非這里莫屬了。
站在湘江邊,只見,濃密的云低低的籠罩著長沙城。低的像在高樓空隙中穿纏縈繞,似嵐似練;又好像是在江面上上下翻滾、如霧如煙。江對面模糊的高樓在眼前時隱時現、悵然若失,江心中船影幢幢、往來如梭。雨后的江水雖然已不再清澈,可依然還是后浪疊著前浪的滔滔北去。煙雨中的橘子洲就像一艘巨型戰艦,巋然而神秘,似乎是在為長沙城保駕護航。這一蓑煙雨和滔滔不絕的江水,使我的內心忽然涌出綿綿不絕的萬里愁思。
背后就是具有“千年學府,百年名!敝Q的湖南大學。轉過身,下了江堤,一股文化氣息與我撞了個滿懷,并迅速將我包圍。自己仿佛成了一個俏麗書生了,真是“文風厚韻熏人醉,直把老身變老生”了。諾大的一尊寫有“湖南大學”的石臺旁,一條紅磚鋪就濃蔭翠蓋、幽靜寬敞的人行道在腳下延伸。我沉靜在這書香宜人的氛圍里,也沒顧得上道兩邊的三湘頂尖小吃飄來的特有香味,沒一會,來到了岳麓山南門。
南門牌樓高大雄偉,氣勢竣拔!霸缆瓷健比齻大字鑲嵌在山門正中,牌樓左右的對聯格外醒目:“學正朱張一代文風光大麓,勛高黃蔡千秋浩氣壯名山!
我知道這朱、張指的是宋“東南三賢”之稱的朱熹、張栻,他們是理學和湖湘文化的奠基者;而黃、蔡應該說的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士黃興和蔡鍔。此聯謳歌了“文正風清圣賢者,干云豪氣英烈人”。其實,它更像是一對守衛岳麓山的山神。
進岳麓書院從上向下腑看,壯觀的岳麓書院莊嚴而肅穆,似睡似醒。一棟棟白墻青瓦的樓閣次弟錯落著,數百年的古樹懷揣著時間的年輪虔誠的昂立著,葳蕤的竹林蒼翠而井然,清汪汪的小塘恰如其分的出現在點睛之處。
通往愛晚亭小道兩旁名木繁茂,楓青樟翠,使山道更增添了一絲神秘的綠意。眼睛,因雨溪水匯流而下,滿滿黃碧相間的潭水倒映著四圍的草木和摩肩接踵的游人?粗畈灰姷椎奶端,走在常年被風雨浸蝕、行人趿拉的石級上。拾級而上,青翠的楓林越來越密,濃密的樹隙里視線夠得著的地方,一飛檐斗拱的亭閣巍峨矗立著,愛晚亭到了。亭眉處毛主席題寫的“愛晚亭”三個紅字遒勁有力。
看著歷經滄桑的這一塊塊、一級級磨圓的青石板,仰首遙望起坡上的愛晚亭,近百年前的一幅畫面浮現在了眼前……
青年時代的毛澤東、楊開慧,他們有著共同的理想,共同的志趣,一對戀人相知相愛。面對白色恐怖,他們手拉著手走在青石板鋪成的秋雨寒涼、蒼茫寂靜的岳麓山道中,指點江山,激揚文字,探尋著革命真理;俊男靚女、柔情密意,傾訴著彼此的鐵血柔情,從此一別無鴻、天涯孤旅!
出了愛晚亭,向左轉入了一條窄窄的小徑,小徑是迎著溪邊一側蜿蜒曲折而上的,徑旁有一石牌,上書“蘭澗”,有圣人朱熹寫的一首蘭澗詩“光風浮碧澗,蘭枯日猗猗。竟歲無人采,含薰只自知!倍@石碑上的詩我總覺得有些異樣,似乎與原文有點出入。這條山澗叫蘭澗,難道朱子的這首詩真就是出自于此?抑或又是一處借古人詩作杜撰出來的景點?不過,朱熹確實到過岳麓書院傳授過理學,而且時間不短,權當此詩就是朱熹到此游歷時而作。詩中寫的蘭澗的蘭孤獨而自芳,這蘭澗到底有無蘭呢?一時好奇,決定一探究竟。此時,雨也很知趣的失去了蹤影,好像知道我會迎著小溪找尋蘭影。沿著澗水邊緊走慢走我已走的很深了,潮濕濃重的林中氣息,無窮無盡的潺潺澗水,啁啁啾啾的清脆鳥鳴,山澗顯得幽靜而富有生機。前方已無路了,可還是沒有蘭的影子,更別說聞聞她的幽香。沒有尋到蘭草終是遺憾!建議景點移種些蘭草來,使景點能夠名副其實。
從蘭澗折而向右走在一條綠樹青植籠罩的小道,頭頂高木濃密不可見天穹,兩旁的草葉掛著晶晶瑩瑩的雨珠,離的太近,走過時明珠盡數碎在了我的衣服和小道上,順間玉隕。小道全是青石鋪成,彎彎曲曲直達清風泉。
走不多遠,道旁又顯一碑,碑上刻有“石瀨”二字、對石瀨的介紹和一首古詩。
幾分鐘的路因我虔誠的沉浸于小道的醉美,羞憤于碑刻的“特立”,在幾杯茶的時間后姍姍來到了清風泉。
從岳麓書院的竹到愛晚亭的楓,從蘭澗的溪水到清風峽的石瀨,從江中細雨到峽中煙嵐;不論是樓臺亭閣,還是蜿蜒山道;不論是參天古木,還是葳蕤花草。岳麓山因湘江而顯壯美,因岳麓書院而名揚海內外,麓山頂上電視塔閃爍的航標燈和湘江兩岸不夜燈火的壯觀美得至極,這里還是那個有著AAAAA光環下的瀟湘第一勝境。
旅行不僅僅是看風景,還有歷史人物及他們的故事。在橘子洲、岳麓山,毛主席的故事感動著,仿佛主席并沒有離去。橘子洲景區航拍像一只大航空母艦,毛澤東就是船長,帶領人民建立新中國。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這里有書院,內納鴻儒,人人德馨。此處,無絲竹之亂耳,無案牘之勞形。只讀書,吟詩賦,感鳴鳥,聽江音,沐清風,何其快哉?此乃人間仙境也!